文化漫谈>修真仙侠>崇祯新时代 > 第64章 霹雳火
    虽是蜗牛速度,但慢腾腾的攻城大军终究还是推进到城上守军弓弩的射程范围内。

    闯军鼓声雷动,攻城速度骤然加快了许多,闯军士卒们一齐发出野兽般的低吼声,“呜呜嗷嗷”的很是瘆人。

    充当肉盾的数千百姓被强力驱赶着在大雨泥泞中泥足向前,但听城头一阵弓弦声响,如蝗般的箭镞随着空中雨点一起劈头盖脑、无差别的落向城下百姓肉盾及闯军。

    “噗噗噗噗”“啪啪啪啪”“跺跺跺跺”“铛铛铛铛”,一阵阵密集的箭矢射入肉体、射在盾牌、射在甲叶上的声音,伴随着血花四溅,惨叫哀呼声传遍整个战场。

    闯军立即予以还击,一队队的弓箭手在持盾兵的掩护下混杂在百姓肉盾中,随着一声声声嘶力竭的传令呼喝,弓箭手们张弓搭箭,“嗖嗖嗖嗖嗖”,箭矢如蜂群般飞上城去。

    城上城下弓弩互射,城上有居高临下的地利优势,城下有百姓肉盾,双方互有损伤,但由于攻防双方士卒都披甲持盾,防护严密,所以死伤最为惨重的自然是作为肉盾的百姓,非常形象的阐释了什么叫“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百姓肉盾们被城上弓弩射杀,战场惨状让人心胆俱裂,可怜的百姓们哭喊着返身逃跑,但闯军岂容百姓冲乱攻城阵型,举刀就往回逃百姓的身上砍去,这杀惯了人的闯军劈砍起没有还手之力的百姓来,真如砍瓜切菜一般顺手。

    血污与断肢横飞,嚎哭与悲鸣响彻城下,那场面活脱脱一幅地狱场面。如果这世间真有神明,那响彻天地的痛哭号叫声定然能惊动上天。就连阵后督战的刘宗敏听到那惨绝人寰的哭号声,也不免大摇其头:“惨惨惨,这乱世真是人命如草芥,都是崇祯那狗皇帝,还有那些该死的狗官害的!”

    此时,城头垛口现出许多个铁皮打制成的大喇叭,大嗓门军士们拿着大喇叭齐声大吼:“城下百姓,趴下!城下百姓,趴下!……”

    正处绝望境地的百姓们听了这喊话,除了少数失了心神的,大多数人都纷纷卧倒趴伏地上,也顾不上满地的泥泞了。

    这一动作立时将混在百姓中的闯军弓手显露出来,弓手们虽知城上明军意图,却也无可奈何,因为他们没办法也趴地上去,那样就没法拉弓射箭了。

    还未待闯军弓箭手有何反应,城头忽然出现无数顶盔贯甲,手持黑漆弩机的明军,瞄准城下闯军便是开射。

    那黑漆弩机便是南京用精钢打制的钢弩。在崇祯超越时代的指引下,在宋应星这般不世出的科学奇才的亲自操刀主持下,南京超时代地炼出了钢这种既硬且韧,极富延展性,非常适合用来打造各色武器的金属。可惜时间太仓促,用那些小高炉冶炼出的钢材实在有限,于是崇祯便安排紧急打造出一批钢弩,送到天津前线急用。

    弩相对于弓有极大优势,弓是相当考验臂力的一种武器,弓手往往连续开弓射击一会儿便会臂力不支,必须休息片刻才能继续战斗,弩却没有这样的问题。而且禁卫军的钢弩杀伤力甚是可怖,居高临下射击之下,闯军弓手身上的甲叶根本就挡护不住,力道强劲的钢箭可以很轻松地洞穿甲胄,中箭者非死即伤。

    城上禁卫军分成三个轮次,依次从城墙垛口瞄准、扣动扳机,钢箭嗖嗖而出,仿佛没有穷尽,城下闯军很快便失去招架之力,往往弓箭手才奋力拉动弓弦,便被一支或数支钢箭活生生射入肉体,惨叫着倒在雨泥中。

    刘宗敏在阵后看得清楚,心里那个肉痛啊。培养一个优秀的弓手很不容易,就这么被当作靶子射,这换谁受得了啊?

    鼓声咚咚,金铁声交错,弓箭手被召回后阵,闯军发出一声声野兽般的怒吼,推着云车、冲城车等攻城器械在雨水泥泞中奋力向前。

    托大雨的福,天津守城大炮无法发挥威力,闯军的攻城器械除个别质量太差的在行进中自行散架的外,基本都完好无损的推进到了城下。

    就是泥泞中行进速度太慢了,如同蜗牛。

    闯军或扛着门板,或举着盾牌,组成一个个如乌龟铁壳般的阵形,小心护送着推车的士卒,一点点往前挪。

    之前被当作肉盾的百姓还蜷缩在泥水中呻吟饮泣,雨水和着死伤者的血水,把泥地染成一片血红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