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都市青春>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 第一百零九章 面授机宜
    八月二十九,天空放晴,秋高气爽。

    辰时四刻,乾清宫,御书房内。

    端坐于桌案前的王迪,正在对着王骥、王翱还有于谦这位即将上任的三位总督面授机宜。

    “兵,保家卫国戍边关…忠心与战力,这两者,缺一不可!”

    “军户制度,依朕之见,有利亦有弊。不过现如今嘛,朕却不曾打算去改变当下这种现状。”

    “军户的事,暂且可以先放一边。但是…三位爱卿应该也明白,自打太宗文皇帝薨天以后,我大明圣朝的对外政策,便从积极对外扩张,改为了消极缩边的应对策略。”

    “可惜啊,这才过去了二十多年,因为朝廷上上下下一众人不务远略的缘故,边境军备废弛,变得是愈发严重。”

    “更为可笑的是,经过了二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朕翻阅查看到的各种档案,却并未发现大明国力…或者应该说,是朝廷的财力,并未提升多少。”

    “这里面是怎样的情况,三位爱卿的心里,应该都已知晓。”

    “乡绅士子勾结当地官吏隐瞒土地与人口的事情…即将实施的新政,会将这些附着在大明帝国身上的毒瘤一一扫除。”

    “但军户,却有所不同!”

    “没了良田,普通民户,还能想点别的谋生出路养活全家。”

    “但军户呢,没有屯田,再被将领克扣点粮饷,这些人想要填饱肚子保住自家性命的话,除了当逃兵跑到深山里面落草为寇,或是与奸人勾结从中谋取点利益,大字不识几个的他们,还能干点什么?”

    “以权谋私侵吞国家利益一事,历朝历代都不曾有过断绝。”

    “边境的达官权贵、中高将领,依朕之见,或多或少、或直接或被动的,都做过占夺、欺隐、盗卖屯田的勾当……”

    “当然了,屯田占了也无所谓,反正边境荒地多得是,只要士卒踏下心来肯开荒,总能找到适合种田的地。”

    “问题是,良田占了且不说,连我大明朝的士卒,都被这些王八蛋给当成自家的免费苦力,私役操备军士,为其耕种地亩……”

    “朕呢,昨日翻出来几本奏梳。”

    “宣德八年呈至天子案前的奏梳…上梳之人,是山东巡按张聪。”

    “十几年前的时候,张卿从辽东巡视期间便发现,山海关当值编制为一百三十人的军屯,当日驻守执勤的,仅剩下老弱五人而已…当值士卒缺额率,竟是高达九成五以上!”

    “令朕可气又可笑的就是,领军军官曹勇,却只以一句‘俱有差遣’便支吾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