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都市青春>调教大宋 > 第576章 放榜
    是不是吹牛,还真不是他们评出来的。

    说句装13一点的话,这些普通儒生和观澜儒生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

    若是比个奇淫巧技、手法之类的技巧,观澜的学生可能不比外人强太多。

    但是,论起大策大论、国政朝思那外人就真没法儿比了。

    也不看,给观澜上课的都是些什么人。

    范仲淹、杜衍、尹洙、孙复,这种就不说了。朝堂的在职官员想来任客讲,三品以下的官员都排不上号,得走关系才有希望争得这分殊荣

    回到观澜,诸生把考题向范师父一说,范仲淹略一琢磨,与几位老师交换了一个眼神。

    “嗯,是有点儿简单了”

    至于唐奕和范纯礼那边的别头场

    因为是全宋的“后门儿”考生统考,题目不归老包出,比之开封府取解要简单得让人发指,范仲淹连问都懒得问了。

    而观澜的儒生们经了这次解试,把心里最后那一丝紧张都给扔没了。

    以至于,对于何时发榜?能中几人?这样本应关心的问题,根本提不起兴致。

    五日之后,贡院门前再一次被万人占领。

    今日是解试放榜之期。

    此时,所有开封取解的考生都汇聚于贡院之前。对于他们来说,那张即将张贴出来的榜文,将决定着他们一生的命运。

    在场的众儒生之中,有的人考得并不好,但心中仍有不甘,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有的人胸有成竹,只不过来享受榜上有名那一刻的通快;

    而有的人,在乎的不是中不中的问题,而是第几名的问题。比如,站在最前端的刘之道,和那天那个被打的太学生。

    刘几关心的只有第一,他只关心第一是不是他。而那个太学生则没有刘几那么高的心气儿,但是期待一下前几名还是可以有的。

    此时,太学生极为骚包地扫视整个等着揭榜的儒生。

    “之道,看见没?观澜那帮土匪一个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