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玄幻奇幻>百鬼都市 > 第四十九章 给残酷换一个词
    七块钱是什么?

    有人说能买包零食、坐段专车、买两把小菜。

    可在虽然酒醉无状,但仍然细细将七块钱抹平收好的宋丽看来,他们不懂。

    甚至在知乎上还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存在一些那么在乎几块钱的人?”

    不怪谁。

    这个问题,不懂的,就是不懂。

    在宋丽还是十多岁的时候,她不愿在那个穷得鸡都没有几只的老家度过一生,独自跑来在她眼里已是顶大的城市——山城。

    山城的路是变态的,车马不畅。在以前很长的时间里,货物都只能靠人力来拉运,也就是俗称的棒棒。

    没有文化没有手艺的宋丽当时年轻、能吃苦,便在老乡的介绍下当起了一个女棒棒。

    力气毕竟不如男人,大米只能扛四十斤,饮料一次两大件,更多的时候是守在小五金市场给人家扛新买的杂物。

    很多时候路并不远,但也许要上六楼,一趟只有几毛钱。

    她住在市场边一栋拆规划拆迁了许多年,却始终没有被拆掉的危房里。

    一楼是些做苦力的汉子,二楼零散住了七八个女人。有拾荒的老婆婆,也有在黑作坊做假猪耳的中年妇女。

    有简易的电灯,两个共用的插座,没有热水、没有天然气。有些窗户连玻璃都没有,用泛黄的报纸糊住,一旦天冷下来,那阴湿的寒气就会钻入进来。

    厕所是混用的,脏兮兮的厕所还兼着男人们的冲凉房。

    女人洗澡则是去楼上露台一个临时搭建的小棚,必须自己提着热水上去。

    水要很烫,否则很快便会变凉。

    宋丽就这样和一群不起眼的人住在这画满了“拆”字的危楼里。

    因为便宜。

    对于他们来说,几块钱意味着几百斤的大米,意味着捡拾了一天的塑料瓶,意味着犹豫了很久还是宁愿走上十几里而舍不得的公交钱。

    甚至意味着梦里的未来又多了一分浅浅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