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玄幻奇幻>天狼王传 > 第六十五章 花非花,雾非雾
    故事有些离奇,不真实。眼泪怎么能哭倒长城呢?但是足以说明一件事情,当时秦朝的苛政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民间怨声载道。

    从在小深宫中长大的南夏公主本就天真无邪,对于事务的辨别能力多多少少都有所欠缺,况且她现在的年龄也仅仅有十五岁,依照如此年龄,就是当代的少女也并非都早熟,况且在这个信息十分闭塞的古代,就更不能遑论什么早熟不早熟的了。

    看到动情处,南夏公主竟然无声地哭泣起来,心中也由感于孟姜女惨痛的遭遇。

    孟姜女的故事,绿园以前是看过的,她之所以要为南夏公主选择这本书,最为主要地目的,是为了掩饰自己手中的这本书,这本书可是太后交代的,若是让南夏公主看了去,太后责怪下来,她岂不是要吃瓜落。

    一路上南夏公主到也安静,只是像淑女一样看着这本书,马车回到皇宫时,天边的太阳已冉冉升起。

    ……

    ……

    回了皇宫,南夏公主依然被书中动人的爱情故事感染,也不像是以前找绿园再玩,只是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绿园表现得就有些神秘,就像是偷了东西的贼,总是东张西望的躲避着什么,偶尔碰到了太监和宫女向她请安,她却总是将手中那本卷起的书放在身后,然后任何表示都没有,就赶着碎步快走几步走开了。

    绿园的行为如此的鬼祟,这是宫女和太监从来没有见过的,因此即便绿园走远了,也有宫女和太监站立在她身后远远地看着绿园的背影。

    ……

    ……

    事出反常必有妖,那么绿园手中拿着的这本书到底是什么呢?事实上这本书与男女之间的欢愉有很大的关联,这本名曰,素女经的书书写的正是男女之间性交时的动作与姿势,以及日常的身体保养等问题。

    而绿园将这本书藏得严实,最为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避嫌,想一想,若是别人知道了她手中有这样的一本书,那么人们脑海中会怎么想呢?定然会认为她是一个淫荡之人。

    ……

    ……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这白居易写的诗,在某些当代人的眼中看来,是一首隐晦描写性爱的诗词,诗词中有隐晦的性爱描写,但是也有人认为,这本是无稽之谈,整首诗词无非是借景生情罢了。

    至于是那一种解释,似乎难以判断,类似家庭纠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谁有理,却变得一头雾水了。

    但是如果单独拿出一种解释,恰恰可以和素女经可以比较,素女经以男欢女爱为根本,而花非花,雾非雾也多多少少被当代某些人所诟病。

    如果强行捏合一下,到也显得般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