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立秋从小被外公外婆带大,外公外婆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经历过灾害和交公粮的时期,外公外婆们平常过日子很节俭,生病了也不去看医生。当然,当时七八十年代的很多公社也没有多少像样的医生,有个别还是没正经执照的赤脚医生。

    沈立秋六七岁的时候,因为感冒从小病拖成大病的外公最后被送到省城的医院。

    没有什么能报销的费用,到处借钱也借不到多少钱的外公舍不得治病,大发脾气要回家。

    啃着冰凉的馒头陪着外公外婆收拾行李回家的沈立秋在医院走廊上看到了医生们围着的一位大厂干部,那位厂领导的老婆还抱着四五岁的小女孩在走廊长椅上坐着哄她。

    “清歌,爸爸身体不舒服,你要听话,你要是听话妈妈晚上给你两个鸡腿吃。”

    “要三个~”小女孩其实吃鸡腿都吃腻了,她噘着嘴拍拍肚皮,“还要吃红烧肉。”

    当时经过她们身边的沈立秋都惊呆了,渴望地看着那小女孩手上的冰棍。原来这小妹妹只要听话就能吃上肉,他也听话,可一年到头都吃不上几口肉。

    “我们惨啊,”外婆经过他们身边后远远地看着他们,“这些大厂子的领导治病都不要钱的,咱们省吃俭用交公粮,自己吃都吃不饱。”

    现在,老伴儿连看病都没钱。

    “行了,说这些没用的干什么,”外公愁眉苦脸地扶着老伴儿的手往外走,“听说公社卫生院来了个新医生,去那里看吧。”

    回到公社的外公在家里躺了没多久就去世了,还好,没受太大的罪。

    这些年过去了,沈立秋对小时候的事其实都不太记得,但唯独外公外婆当时经历的事还深刻地印在脑海中。

    他恨这些厂里干部们,当他外公只能躺在家里受苦时,这些人却能享受最好的治疗还能报销。

    再次看到奚清歌是在沈立秋十岁时,沈妈妈阴差阳错下进了大厂,把沈立秋带去了厂里分配的宿舍。

    当时奚妈妈哄着清歌吃饭,追着奚清歌到了厂区的小路上,奚清歌非得吃甜瓜不想吃饭。

    沈立秋妈妈看到奚妈妈这个领导马上紧张地问好,沈立秋一下就认出来了奚妈妈和奚清歌母女两。

    都8岁的孩子了,还得妈妈追着出来喂饭吃。当初在医院看见这小女孩就娇气得不行,现在长大了,还是这么小祖宗做派。

    当时的沈立秋又鄙视又羡慕,他八岁时还在乡下和外婆一起锄草插秧。

    从那以后,沈立秋在厂区里生活,他和奚清歌其实就隔着几栋楼的距离而已,沈立秋知道厂区里有奚清歌这么一个讨厌的干部女儿,而奚清歌从来没注意过沈立秋,她从不知道有这么个人。

    一直到现在,沈立秋已经24岁了,但他仍旧对这些厂里的干部们没好感,想起早逝的外公来他心里都是对这些人的恨意。